400-865-1900


动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

随着AI人脸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,远距离的态人脸识别成为了市场的主流。,大的特点是识别距离远,速度快,容量大 。
  • 动态人脸识别考勤系统,使用动态人脸识别考勤终端作为打卡工具,结合后端智慧考勤管理软件提供的一套员工体验好、速度快、适用行业广的一款智能考勤系统。广泛应用于政府事业单位、工厂企业、学校医院、金融保险、店铺新零售、社区物业、建筑工地、餐饮酒店等。实现员工上下班考勤、加班休假统计、自动生成考勤报表。

  • 1、单位希望提供用户打卡的体验,不接触,快速识别,快速通过,排队打卡,能够现场实时确认结果。
  • 2、适合人员较多的场合,要求终端容量大,确保员工可以在任意一台机器上打卡。
  • 3、人脸识别方式登记人脸底库方便,员工只要提供一张符合规定像素和大小的照片即可,模板采集过程简单快捷。

  • 1、员工打卡体验度好,不用接触。
  • 2、识别距离远,支持1.5-2米距离。
  • 3、终端容量大,大支持5万人,在一台终端上打卡。
  • 4、识别速度快,排队时间短。
  • 5、提供专业的考勤管理系统。
  • 海康动态人脸考勤机

  • 中控动态人脸考勤机

  • 通芝动态人脸考勤机

1.网页端自助功能

这里指的是员工可以在电脑端,通过系统分配的账号,根据自己的权限自助查询自己的出勤情况,在线填写自己的加班、休假、外出、出差以及补签申请单。也可以帮助下属人员填写相关单据。支持角色和权限的设置,支持自定义审批流程。

2.移动端自助功能

基于微信实现员工在手机端在线申请,领导在线审批,并能够够及时推送消息提醒。支持员工在手机端自助查询。

3.弹性班次功能

弹性班次是指单位早来早走,晚来晚走的的一种工作模板,单位根据自身的特点,还会有一些不同的要求,比如说9点半之前到,必须5点半之后走,也有要求只要满足额定小时数,如8小时即可。我们针对不同情况,提供不同解决方案。

4.加班换休功能

支持在一定周期内,员工申请的平时、周末加班可以进行累计换休,员工随时可以查看当前剩余加班时数,员工在请假的时候,系统自动提醒调休。

5.年假管理功能

国家政策法规定,一定工作年限的员工享有带薪年休假,并且根据不同的年限可以享受不同的天数。由于HR手动的统计和计算费时费力,还容易出错。该模块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,实现自动计算,方便查询和统计。

6.欠班管理功能

适用于综合工时制单位,由于工作存在闲时或者忙时的区分,在空闲的时候,员工上班时间少,单位把少于月度额定的工作时间统计为欠班时间,在忙的时候再补足欠班时间的一种处理方法。该模块提供了一套自动计算方法,方便查询和统计。


  • 人事模块

  • 薪酬模块

  • 门禁模块

  • 就餐模块

  • 人行闸机模块

  • 访客模块

1.动态人脸识别终端,可以作弊吗?

答:开通活体检测选项之后,对于打印照片,手机照片,IPAD照片均不可识别。

2.支持脱机使用吗?

答:支持

3.动态人脸识别终端,支持断网续传吗?

答:可以

4.动态人脸识别终端,支持记录实时上传吗?

答:支持

5.动态人脸识别终端,终端上记录满了怎么办?

答:支持覆盖较早记录,也可以手动或者通过软件删除。

6.系统可以和第三方软件对接吗?

答:可以,详情请与我们技术工程师联系。或者拨打400-865-1900获得帮助。

7.人脸识别的照片有什么要求?

(1)正常照片标准:彩色免冠照片,人脸正面居中,头部占照片2/3,头发扎起,刘海拉起,摘下眼镜,眉毛、五官无遮挡,面部表情自然,光线适中,图像清晰,无过度美化,纯色背景颜色,照片像素358*441大于像素小于1080*1920,jpg格式。
(2)可能无法识别的照片:
低头、抬头、侧脸,遮挡五官、表情夸张、闭眼、头像太小、过度美化、图像模糊、黑白照片。

8.人脸识别的照片有什么要求?

答:录入的注意事项如下,
(1)登记的地方选择有良好光源照明的室内佳,光线不要过曝或者过暗;
(2)请勿将摄像头朝向门窗等有室外光源处及其他光线强烈的地方;
(3)请将面部正对信息屏,并让面部完整地出现在面板采集区域内;
(4)登记时穿的衣服颜色和背景颜色尽量保持不同;
(5)登记时请将头发扎起,额头露出,以免刘海遮挡眉毛和脸;
(6)登记时请勿闭眼、尽量不要戴眼镜,以免登记后识别质量不佳;
(7)登记时请勿戴围巾、口罩之类遮盖物,以免挡住嘴和下巴;
(8)登记时保持表情自然,请勿低头、仰头、侧脸;
(9)登记时采集区域内请勿出现多个人;
(10)推荐采集距离为1.5米-2米,可以根据身高自行调整。


@ 2007-2020 上海通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沪ICP备14033259号 Copyright 2007-2020 Shanghai TongZhi Information Science & Technology Co., Ltd.

扫一扫